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第七节 鸡住白细胞虫病
    来源:辈宠网

鸡住白细胞虫病是由鸡住白细胞原虫寄生于鸡的白细胞 (主要是单核细胞) 和红细胞内引起的一种血孢子虫病。我国广东、福建等南方地区,本病相当普遍,常呈地方流行性。

近年来,河南、北京等北方地区也有本病发生。对雏鸡和青年鸡危害严重,可引起大批死亡。

【病原学】 鸡住白细胞原虫为真球虫目 (Eucoccida)、住白细胞虫科 (Leucocytozoidae)、住白细胞虫属 (Leucocytozoon),有5种: 卡氏住白细胞原虫 (L.caulleryi)、沙氏住白细胞原虫 (L.sabrazesi)、休氏住白细胞原虫 (L.xchoutedeni)、西氏住白细胞原虫 (L.simondi)、史氏住白细胞原虫 (L.smithi)。目前,在我国寄生于鸡的住白细胞原虫为前2种。

1.卡氏住白细胞原虫 成熟的配子体近似圆形; 大配子体大小为10.32~15.32μm,有丰富的细胞质,着染深蓝色。核小而明显,着染淡红色,常见红色核仁; 小配子体大小为9.99~15.32μm,细胞质少,着染浅蓝色,核占绝大部分,紫红色。被寄生的宿主细胞增大(17.1μm×20.9μm) 呈圆形,细胞核被压扁成一深色狭带,围绕虫体1/3。还常可见到宿主细胞的核和胞浆均已消失,仅剩下虫体。

2.沙氏住白细胞虫 成熟配子体为长形,大配子体大小为22μm×6.5μm,呈深蓝色,色素颗粒密集,褐红色核仁明显; 小配子体大小为20μm×6μm,呈淡蓝色,色素颗粒稀疏,核仁不明显。被寄生的宿主细胞呈纺锤形,大小约为67μm×6μm,细胞核呈深色狭长的带状,围绕于虫体一侧。

【发育史】 住白细胞虫的发育史包括三个阶段: 裂体增殖、配子生殖及孢子增殖。第一阶段及第二阶段的大部分在鸡体内完成,第二阶段的一部分及第三阶段,卡氏住白细胞虫在库蠓体内完成,沙氏住白细胞虫在蚋体内完成。即当带有住白细胞虫的库蠓或蚋在鸡体吸血时,虫体随库蠓或蚋的唾液注入鸡体内。虫体进行裂体增殖和配子生殖后,发育形成的大量配子体,随血液循环到达鸡的外周血液中。当库蠓或蚋叮咬吸食病鸡血液时,配子体进入它们的体内,继续配子生殖,最后通过孢子生殖形成大量具有感染力的子孢子,聚集在库蠓或蚋的唾液腺内,当它们再去叮咬其他鸡时,又可重复上述过程。国内报道,荒川库蠓是卡氏住白细胞虫的传播媒介,斑蚋是沙氏住白细胞虫的传播媒介。

【临诊症状】 本病的流行与库蠓或蚋的活动密切相关。雏鸡和育成鸡的症状明显。病初体温升高,精神沉郁,流口涎,拉绿色液状粪便,贫血严重,鸡冠和肉垂苍白,两肢轻瘫。严重病例因咯血、出血、呼吸困难而突然死亡。成年鸡感染后一般病死率不高,仅见鸡冠苍白,消瘦,拉水样白色或绿色稀粪,发育受阻,产蛋率下降。

【病理变化】 死鸡消瘦,血液稀薄,白冠; 全身性出血,皮下、肌肉 (尤其是胸肌、腿肌、心肌) 和各内脏器官 (尤其是肾脏) 出血均很明显。胸肌、腿肌、心肌及肝、脾等处见有灰白色或稍带黄色的、针尖大至粟粒大的小结节 (裂殖体结节)。肝脾肿大2~3倍。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诊症状、病理剖检和病原检查进行诊断。病原诊断可用血片检查法。以消毒的针头在鸡翅下静脉或鸡冠采取1滴血液,涂成薄片,用瑞氏或姬氏液染色,置高倍镜下观察。严重感染病鸡血液中,常见大量未成熟的红细胞; 血片中除可发现虫体配子体外,还经常可发现虫体裂殖子。裂殖子直径约1μm,着染紫红色的细胞核呈圆点状或“八字形”分瓣状,外围少量淡蓝色细胞质。裂殖子散播于血浆内或侵入成熟或不成熟的红细胞和无粒白细胞胞浆内。每个宿主细胞可寄生裂殖子1~2个,多则3~5个。

【防控措施】

(1) 消灭媒介——蠓、蚋是预防本病的重要环节,可用杀虫药喷洒禽舍及其周围,以减少蠓或蚋的侵袭。

(2) 在流行季节,可用下列药物预防:

①磺胺间甲氧嘧啶 (SMM) 预防用50 mg/kg混于饲料或饮水中。治疗用300 mg/kg饮水3天,然后用150mg /kg饮水2天。

②磺胺二甲氧嘧啶(SDM) 预防用25~75 mg/kg混于饲料或饮水中。治疗用500 mg/kg饮水2天,然后再用300 mg/kg饮水2天。

③磺胺喹啉(SQ)预防用50 mg/kg混于饲料或饮水中。

④乙胺嘧啶(息疟定) 预防用1 mg/kg混于饲料中。治疗用4 mg/kg,配合磺胺二甲氧嘧啶40mg/kg,混于饲料中连续服用1周后改用预防剂量。

⑤克球多 预防用125~250 mg/kg混于饲料中,治疗用250 mg/kg混于饲料中连续服用。

以上药物能抑制早期发育阶段的虫体,对晚期虫体无效。故在流行期间,连续用药能起到预防作用。如果鸡场已暴发了住白细胞虫病,也可用上述药物及早进行治疗。用药不及时,就不能达到治疗效果。磺胺类药物连续服用时,可能会发生中毒现象。为了防止药物中毒,可连续用药5天,停药2~3天,然后再服用。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