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犬瘟热(Canine Distemper)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在临床上以双相热、急性鼻卡他、支气管炎、卡他性肺炎、胃肠炎以及神经症状为特征。而上述症状并非全部出现,多以某一方面为主或单独出现,故临床上将犬瘟热可分为呼吸道型、消化道型、神经型和混合型四种类型。其发病率较高,病死率较高,是我国当前宠物疾病中危害较大的疫病之一。由于该病是一种免疫抑制性疾病,且常引起混合感染及继发感染,所以临床上一直存在治疗难、病死率高,常常给宠物主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情感损害。
二、犬瘟抑制蛋白(Canine Distemper Inhibitor, CDI)
1、研发思路
犬瘟热病毒的结构十分特别,它们感染细胞的方式和途径也与其他犬病毒不同。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 CDV)属于副粘病毒科(Paramyxoviridae),麻疹病毒属(Morbillivirus)。该病毒主要含有6种病毒蛋白,代号分别为N、P、L、M、F和H。其中H和F蛋白在病毒的吸附和侵入宿主细胞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H蛋白起细胞趋向作用,即选择要攻击的宿主细胞;而F蛋白是病毒与细胞融合,进入宿主细胞所必需的。所以病毒感染细胞的过程中,二者缺一不可。
我们在对犬瘟热病毒结构(尤其是膜蛋白空间结构)和感染途径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参与感染过程的病毒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区域,并针对这些一级结构设计犬瘟抑制蛋白,构建了“犬瘟抑制蛋白文库”(含有数百种可能的犬瘟抑制蛋白)。通过表达文库中的蛋白,检测它们对犬瘟热病毒的识别和结合活性、抑制犬瘟热病毒的效力,从而筛选出这种治疗犬瘟热的全新药物---犬瘟抑制蛋白。
2、作用机理
a) 犬瘟抑制蛋白能在机体内高效捕集、特异性地识别和结合犬瘟病毒,大幅度降低病毒数量;
b) 犬瘟病毒和犬瘟抑制蛋白结合后,使犬瘟病毒丧失了感染细胞的可能性;
c) 犬瘟抑制蛋白能封闭病毒侵入细胞的主要途径,进一步降低了犬瘟病毒感染细胞的可能性。
因此,犬瘟抑制蛋白具有以下特点:集识别、捕集、结合犬瘟热病毒于一体,融抑制病毒、阻断病毒感染、保护机体细胞为一剂,可有效的治疗犬瘟热疾病。
3、临床使用方法
针对犬瘟热病毒感染犬,应从以下3方面进行治疗:
a) 特异性疗法,最佳方案为联合使用犬瘟抑制蛋白和重组犬干扰素α突变体;
b) 对症治疗,如止咳、退热、治疗细菌继发感染、补液补能、纠正酸碱平衡、对于神经症状犬给予抗痉挛药物等;
c) 增强免疫力,选择药物有犬免疫球蛋白生成素、胸腺肽、黄芪多糖等;
三、临床应用
1、银川市爱犬康复动物医院临床应用结果
本研究中所有患犬(共60只)均来自临床确诊的犬瘟热病例,年龄均在3-6月龄,确诊病例为连续3天使用犬瘟热病毒抗原检测试纸(韩国安捷公司生产)均呈阳性者并且具有某些临床症状,共分3组,结果详见表1:
分泌物、咳嗽情况、排便状况以及神经症状等。
根据此表可知,用药5天的CDI组2与用药3天的CDI组1相比较,治愈率从70%提高至85%,而联合用药治疗组3在同样用药3天后,治愈率同样为85%。这说明延长CDI使用时间可以明显提高犬瘟热的治愈率。
临床大量病例证明连续使用犬瘟抑制蛋白7天(需配合重组犬干扰素α突变体),对提高犬瘟热疾病治愈率有非常显著的作用。
2、吉林大学畜牧兽医学院临床应用结果
本研究中所有患犬均为2-5月龄已确诊犬瘟热的临床病例(共60只)。由于犬瘟热的初期症状与其他疾病有相似之处,所以为避免误诊,所有病例均为连续3天使用犬瘟热病毒抗原检测试纸(韩国安捷公司生产)进行检测且结果均为阳性者。患犬随机分为两组。
四、总结
大量严格实验表明,铁草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重组犬瘟抑制蛋白是一种治疗犬瘟热的全新的、特异性的生物制剂。它能高效、特异识别、捕集和结合犬瘟热病毒,阻断犬瘟热病毒侵入细胞的主要途径,防止犬瘟热病毒在细胞内增殖,从而起到抗犬瘟热作用。
临床应用的结果证实,犬瘟抑制蛋白在安全性和疗效性上有着前所未有的新突破,为治疗犬瘟热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