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好种公猪
种公猪出场时一般在4月龄左右,此时应选择眼大有神、皮薄毛稀有光泽,且毛色应符合本品种毛色特征,体质结实,前躯开阔、后腿丰满、四肢有力,蹄质结实,尤其不应有蹄裂现象,肢势正常,睾丸大小一致,雄性特征明显。目前适于广大农村饲养的品种主要有杜洛克、大约克、长白、皮杜二元公猪等。另外,购种公猪时应向场方索取《种猪合格证》、《检疫证明》、《种公猪出场证明》及各公猪系谱卡等,且应了解种公猪防疫情况。为了减缓换料应激,最好向场家要一点种公猪食用饲料以作饲料过渡。
(二)饲养管理好种公猪
1. 优良种公猪的体况要求是“不肥不瘦”。饲养好种公猪,必须注意其营养状况,使之常年保持健壮结实,性欲旺盛。
2. 饲养水平及日粮配制。对于农村饲养种公猪来讲,为了节省成本,可以采用精料为主,优质青料为辅的日粮供给方式。公猪精料中每公斤日粮含粗蛋白质14%~15%,消化能12 600兆焦左右,且应含有充足的钙、磷、食盐及锌等微量元素,丰富的维生素A、D、E等。农户在配制公猪饲粮时还应注意如下几点:(1)饲粮中不应含有对公猪有碍性欲发育的棉粕等,不采用不合格的磷酸氢钙如含高氟。(2)饲粮原料应新鲜,严禁采用发霉、变质原料配制公猪饲料。(3)最好不用育肥猪浓缩料来配制公猪日粮,因育肥猪用浓缩料中可能存在对公猪性腺造成损害的药物添加剂等。(4)随着预混料使用技术在农村的推广,农户可购专用种公猪预混料来配制饲粮。适于农村公猪使用的青料有夏季、秋季的苦荬菜、红薯藤、欧洲菊苣、籽粒苋;冬、春季的黑麦草、包菜等。
3. 饲喂方法。为了防止“草腹”现象,建议在非配种期每天供应种公猪优质精料2公斤左右,青料3公斤左右;在配种期可适当多喂些精料,少喂些青料,切忌喂稀汤料。
4. 正确运动。种公猪适宜的运动可提高种公猪的新陈代谢、增强体质、提高精液品质。同时经过运动还可以煅炼种公猪的四肢。因此种公猪购来后,夏天应在早晨或傍晚专人跟在后面让公猪自行运动,冬天在中午进行。但在运动时,应防止公猪滑倒损伤肢蹄或食入各种死的小动物及偷吃刚喷洒过农药的蔬菜等引起中毒。
5. 种公猪应单圈饲养为宜,且不可与母猪饲养在一个猪舍内,因种母猪气味和声响易引起公猪发生异常性行为。
(三)利用好种公猪
1. 农户养公猪主要采用本交,为了防止体重过大,使配种利用期不长,一般可在7~8月龄就开始初配。但对于初配公猪每周配种不能超过4天。并且为了满足公猪营养需要,最好于配种当日给公猪饲喂熟鸡蛋2个。
2. 农村母猪个头大小不匀,为了保护好种公猪,可采用人工辅助配种,母猪个体较小的可以使用配种架或用人力抬起公猪前腿的方式进行配种。母猪个体较大的可采用地形优势即母猪低地势,公猪高地势的站姿或用人力托起公猪后臀方式进行。另外,在配种时应人工辅助将公猪阴茎插入母猪阴道中进行。
(四)饲养种公猪常见的一些问题及对策
1. 尿血:过早配种或阴茎损伤,应立即停止配种,肌注消炎药或维生素K3等止血药。并且保持外阴部卫生,防止继发感染等。
2. 性欲低:可1次皮下或肌肉注射甲基睾丸酮30~50毫克。
3. 屡配不上:对于屡配不上母猪的公猪来讲,最好先检查一下精液品质,查找公猪是否有病或公猪饲料不合格所导致。
(五)公猪的保健技术
1. 根据当地疫情常规免疫接种猪链球菌及丹青肺疫苗。
2. 每年蚊虫到来前1个月接种乙型脑炎疫苗,后备种公猪配种前1个月接种细小病毒疫苗,以后改为1年2次进行。
3. 每年定期驱杀公猪体内外寄生虫,可皮下注射伊维菌素等。
4. 搞好猪舍清洁卫生,夏天防暑,冬天防寒,给公猪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