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畜养指南 >
农村养猪出栏率如何提高?
浏览(47)

  猪的出栏率是指年内出栏头数占上年底或本年初存栏头数的百分率。提高出栏率,既提高了单位工时的产品率,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养猪的经济效益。目前,农村养猪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猪的存栏头数虽多,但出栏率不高。原因很多,如仔猪死亡,饲料较差,仔猪增重少等。本文从影响出栏率的因素、养好仔猪、抓好肉猪管理等方面进行探讨。

  影响因素分析

  农村养猪中,影响出栏率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有:杂交组群方式:如采用外来品种与本地品种进行三元杂交;肥育方法:如采用直线育肥比阶段育肥效果好;圈舍消毒与卫生防疫,定期驱虫并制订理想的免疫程序,减少疾病的发生;饲料配制:合理地进行饲料配合,使用健胃剂、氨基酸、中草药、微量元素等加快出栏的速度;提高猪群质量与SPF猪群的建立,并加强对淘汰种猪的育肥。

  抓好仔猪饲养

  1、按仔猪保育程序,做好仔猪保育工作。农村中养育仔猪的水平不一致,一些农户不注意保育工作,导致仔猪出生后断奶前死亡。现推荐一个适合农村养户中使用的仔猪保育程序(见下图)。

         2、让仔猪过好三关。初生关:防止仔猪冻死、压死;要让仔猪吃上初乳,为仔猪固定奶头。 补料关:生后7天开始补料(使用炒过的黄豆、玉米等诱食),并适当补充Fe、Cu、Co、Se等。方法1:出生后1—3天喂1—3毫升铁铜合剂(将2·5克Fe2SO4、1克CuSO4溶于1000毫升清水中);方法2:出生后3天注1毫升右旋糖酐铁钴合剂,生后10天再注2毫升。方法3:出生后4—5天肌注牲血素,每头猪1毫升,注一次即可。补Se:仔猪出生后3天,肌注0·1%亚硒酸钠0·5毫升,30日龄时再注射一次。这既可预防僵猪的产生,又可大大降低养猪成本,提高出栏率。 断奶关:可采用逐渐断奶,分批断奶,若因断奶造成僵猪,会影响出栏率。

  3、预防腹泻和其他疾病的发生。由于仔猪消化机能不完善,无先天免疫力,容易得病。要控制环境和小气候。措施:(1)将仔猪的地面猪床改为网床。高床网上培育能克服寒冷,潮湿和污染。(2)塑料大棚法:让棚内相对温度保持在75%—85%,温度保持在18—25℃,有利于猪的增重。

  改进饲喂方法

  改熟喂为生喂:目前农村一些地方仍采用熟料稀喂的方法,不科学,也不经济。生喂的好处:三肯:肯吃、肯睡、肯长;三少:减少饲料中的营养损失,减少发病率,减少饲养设备;四省、省饲料,省燃料,省工,省时间;二好:清洁卫生好,简便易行好。 改稀水料为湿拌料:稀喂含水率过多,减少唾液分泌量,影响消化率,造成饲料浪费。湿拌料可提高消化率。 饲喂次数:饲喂数应根据体重、生理特点、年龄、饲料状况而定。30公斤以下幼猪4—5次/天,60公斤以下中猪3—4次/天,60公斤以上,自由采食;并保证足够的清洁的饮水。

  搞好肉猪管理

  1、加强母猪的选择,保证优秀的仔猪来源。

  种公猪要有系谱资料,按选择标准进行选择,每胎产仔10头以上,活仔9头以上,有效乳头数6对以上,180天内须达90公斤,体长、四肢高、骨架大、睾丸大小对称。 选择优良的杂交组合的杂交仔猪用于育肥,由于仔猪生命力强,因此抗病力强,增重快(节省饲料),据报道,三元杂交猪比非杂交猪约提前0·5—1个月出栏。

  2、去势、驱虫与防疫。

  去势使肉猪增重速度加快,肉的品质更好,可在30—45日龄时进行。驱虫可用左旋咪唑或丙硫苯咪唑,5—10毫克/千克,用拌料一次喂,或用驱虫精涂擦猪的耳背部。农村规模养猪应制订免疫程序,按程序进行防疫。现推荐农村规模养猪免疫程序:种公猪一年中颈部肌肉注射口蹄疫灭活苗2次,猪丹毒灭活苗、猪肺疫灭活苗各1次,3种疫苗须间隔1周以上注射;妊娠母猪配种前肌注黄痢苗5毫升,产前3周内再注1次,产后4周注射猪丹毒活苗1次,产后5周注猪肺疫苗1次;哺乳仔猪于分娩后肌注猪瘟弱毒苗1头,2小时后吃初乳;生后3日龄起投服1%稀盐酸,每日1次,每次3毫升,连服3天;出生后20日龄肌注猪瘟弱毒苗1次,40—50日龄再注1次;断奶仔猪30—40日龄肌注仔猪副伤寒疫苗,45日龄猪瘟弱毒苗二免,50日龄肌注猪丹毒苗,60日龄猪肺疫免疫;后备母猪4月龄猪口蹄疫灭活苗注射,配种前肌注三联苗;断奶母猪在断奶1周后肌注猪口蹄疫灭活苗。

  3、合理配制饲粮。

  饲粮是育肥猪生长发育的基础。因此,合理地配合饲粮,是提高育肥猪的增重速度、饲料转化效率和增加经济效益的关键。 掌握好饲粮的能量水平;能量过高,虽可提高日增重,但胴体过肥;能量过低,增重缓慢,饲料转化率低,不利于提高出栏率,每千克日粮含消化能11·9—13·5MJ为宜。 保证日粮中粗蛋白质(CP)的供给水平:一般育肥猪的日粮中,CP要按生长阶段调整,即小猪阶段(30公斤以前)CP16%—18%,中猪阶段(35—60公斤)CP14%—15%,大猪阶段(60公斤—出栏)CP保持在13%—14%。 保证矿物质、维生素的供给水平:配合日粮时矿物质主要是考虑Ca、P和食盐的供给。食盐的添加量0·25%—0·5%,对于维生素,最好是按生长阶段使用专用的添加剂。 控制日粮中粗纤维(CF)的含量:CF含量过低,消化不良,易出现拉稀;CF过多,适口性差,消化率大大降低,种猪可达10%—12%,育肥猪以5%—8%为宜。 推荐配方:(1)20—60公斤体重阶段生长猪的配方:玉米50%、小麦15%、麦麸13%、豆饼10%、豌豆5%、菜籽饼5%、骨粉0·7%、碳酸钙0·97%,赖氨酸0·1%,食盐0·23%;(2)60—90公斤阶段育肥猪的配方:玉米29%、米糠24·6%、蚕豆粉7%、菜籽饼5%、豆饼5%、鱼粉3%、青饲料(风干量)4%、石灰石粉1·0%、预混饲料1·0%、食盐0·4%。

热门畜养指南/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