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畜养指南 >
饲养窝猪吨重的综合新技术
浏览(52)

  窝猪吨重是指母猪产仔后,整窝仔猪经过5~6个月的集中培育、育肥,使屠宰总重达到1吨。这就需要从养好母猪开始,增加产仔数,培育健壮仔猪,经过强度育肥,迅速达到屠宰体重。窝猪吨重的综合技术措施中的基础是养好母猪。养好母猪,主要应抓好以下几个阶段的饲养管理:

  1.配种前期

   此期的饲养管理包括后备母猪和经产母猪。培育期后备母猪和配种前期母猪在饲料搭配上,要特别重视蛋白质的供应,要求每千克饲料中粗蛋白占12%,而且还要注意质量。在哺乳期间配种的母猪,不但要适当增加蛋白质饲料,还要满足矿物质饲料的需要,日粮中应供给钙15克、磷10克、食盐15克。每天每头应饲喂4~5千克多汁饲料或5~ 10千克青饲料,以防维生素缺乏。体况好的母猪在配种准备期应加强运动,增加室外活动时间;舍内要经常保持清洁,寒冷季节圈内要经常铺设垫草。

  2.发情交配期

    饲养管理的重点是把握好交配时间。后备母猪达性成熟的时间随品种、气候、饲养管理条件而定。我国本地猪一般在3月龄开始发情,培育品种和杂种母猪性成熟较晚,一般在4~5月龄。在正常饲养管理条件下,我国本地小母猪8月龄、体重50~60千克,培育品种 8~10月龄、体重90~100千克开始配种最好。 据推算,发情母猪的配种时间宜在排卵前2-3小时,即发情开始后的20~30小时。

  3.妊娠期

    对妊娠母猪的饲养,在以青粗饲料为主的前提下,按照各种妊娠母猪的特点,采取相应的饲养方式。对断乳后体瘦的经产母猪,可采用“抓两头顾中间”的饲养方式。这一个时期连配种前10天共计1个月左右。这时应加喂精料,特别是含高蛋白的饲料,待体况恢复后以青粗饲料为主,并按饲养标准喂养,直到妊娠80天后再加喂精料,以加强营养的供应。这种饲养方式,形成了高—低—高的营养水平。但后期的营养水平,应高于妊娠前期。 对初产母猪和哺乳期间配种的母猪,可采用步步登高的饲养方式。在整个妊娠期间的营养水平,是根据胎儿体重的增长而逐步提高,到分娩前1个月达到最高峰。饲喂方式,一般在妊娠初期以青粗饲料为主,以后逐渐增加精料比例,并增加蛋白质和矿物质饲料。到产前3~5天,日粮应减少10%~20%。 对配种前体况良好的经产母猪,可采用前粗后精的饲养方式。 在饲养技术上,喂给妊娠母猪的饲料,要讲究卫生和保证质量。发霉、腐败、变质、冰冻、带有毒性和强烈刺激性的饲料,不可用来喂养妊娠母猪,否则容易引起流产。 管理妊娠母猪的中心任务是:做好保胎工作,促进胎儿正常发育,防止机械性流产。在妊娠的第2个月,要让母猪充分运动,一般每天运动1~2小时,能结合放牧更好。第1个月和妊娠中后期应减少运动量,临产前几天停止运动。夏季注意防暑,严禁鞭打;雨雪天和严寒天停止运动,以免受冻或滑跌。妊娠前期根据圈舍条件可合群管理,但后期须一圈一头。

  4.产仔期

    分娩前几天,母猪的饲养,主要是根据母猪的体况和乳房发育情况而定。一般说,体况较好韵母猪,产后初期乳量过多过稠时,母猪易患乳房炎,仔猪易发生下痢。故在产前5~7天应按日量的10%~20%减少精料,并喂给麸皮食盐(0.9%)汤,避免母猪便秘。但对较瘦弱的母猪,不但不减料,而且应加喂一些富含蛋白质的催乳饲料。分娩后2~3天,饲料不能喂得过多,应逐渐增加,这时应喂些容易消化并调制成粥状的饲料,经5~7天后再按哺乳母猪的标准喂给。对哺乳期的母猪可喂给下列配方饲料:豆饼12%、花生饼7%、玉米53%、麸皮、26%、骨粉 0.9%、贝壳粉0.7%、食盐0.4%,另添加蛋氨酸0.1%,微量元素和多维素适量。按此配方配制的饲料(以下称基料)也可喂怀孕后期的母猪。 母猪临产前5天就应准备好产房,其温度保持在22~25℃。准备好干净、充足的垫草和分娩用具。仔猪产出后,接产人 员马上用手指将仔猪口、鼻内粘液掏出,用毛巾或布片迅速擦干仔猪周身胎液。仔猪初次吃奶前,先用0.1%高锰酸钾水洗 洗母猪乳头。

热门畜养指南/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