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解毒药。出《唐本草》。见《抱犊集》。又名蒲公草、黄花地丁、蒲公丁、黄花三七、奶汁草。为菊科植物蒲公英 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碱地蒲公英Tar…
中兽医内科病证名。是因脾气胃虚, 运化无力, 导致草料停滞胃腑而使饮食欲减退的病证。首见《司牧安骥集》。常见于牛、羊等复胃动物。多因饲养管理不良,饥饱不匀,劳役过…
粪便或纤维团等阻塞盘肠(结肠),不能后送的急性腹痛病证。以青壮年牛多发, 猪可偶见。首见《元亨疗马集》,称“打肋肠结”。《大武经》称“盘肠结”。《抱犊集》称“板肠…
对牛体行针施灸治病的刺激点。现存最早的牛针灸腧穴文献是《元亨疗马集》附“牛经”中的“针牛穴法名图”,图上仅有穴名,未注明穴位的位置和功用。清代的《养耕集》、图1…
针灸穴名。见《兽医针灸汇编》。羊又称唇内穴。位于上唇粘膜面的正中线两侧,上唇与齿龈之间的唇系带静脉上,左右侧各一穴,有同名动脉伴行(图)。牛称三关, 出《养耕集》…